华商报/华商网(记者周子提)近日,法华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物业公司珠海法华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法华物业)欲赴港上市的消息被爆出。中国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14年以来,房地产公司拆分物业板块单独上市的现象一直存在,但今年掀起了一波高潮。然而,为什么今年物业公司扎堆赴港上市?
中国商业网彭文/制图地产公司赴港上市。
11月4日,法华地产高层透露公司欲赴港上市的消息,称目前正在推进相关职位的引进,需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资料显示,法华物业的经营范围包括写字楼、体育场馆、政府机关、商业、产业园区、会展等,覆盖京、沪、广、汉等十余个大中城市。
除了法华地产之外,事实上,在过去两个月,已有不少地产公司申请赴港上市。其中,9月9日,时代中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时代邻里控股有限公司IPO(首次公开发行)申请材料被HKEx受理;9月17日,保利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保利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境外上市已获中国证监会核准,将在香港上市;10月7日,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四川蓝光嘉宝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保荐人通知,香港联交所原则同意蓝光嘉宝提交的上市申请;10月11日,新源科技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10月18日,兴业IOT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HKEx提交了招股说明书。
据了解,早在2014年6月,花样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分拆深圳彩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单独进入港股市场。此后,地产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6家内地物业公司赴港上市,包括彩生活、中海物业、中国奥林匹克家园、绿城服务、祝福生活服务、浦江中国、雅生活、碧桂园服务、新城悦、凯撒物业、永盛生活服务、滨江服务、奥园健康生活、保利物业、蓝光嘉宝、鑫源服务。
此外,根据中国物理研究院的数据,有22家物业公司计划在2019-2022年上市,另有18家物业公司有上市意向但未确定上市时间。
市场看好房地产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4年到2017年,几乎每年都只有一两家物业公司上市,但从去年开始,物业公司上市的步伐突然加快。据了解,去年共有五家房地产公司上市,其中四家成功登陆HKEx。今年以来,房地产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势头更加强劲。今年物业公司赴港上市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地产板块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王小妮告诉华商报记者,一方面,物业公司本身也想布局多种业务运营,很多也建立了技术平台,资金投入比较大。通过上市融资,物业公司不仅可以获得开发资金,还可以开辟其他融资渠道。另一方面,物业公司上市也是其下属房地产企业实现物业公司显性价值的一种方式。
那么为什么资本市场频频向物业公司抛出“橄榄枝”?王小语表示,随着O2O(互联网Online to Offline)等新经济类型的快速发展,物业公司可以直接为业主服务,为他们提供各种经营服务,实现物业公司综合价值的快速提升。鉴于此,资本市场对物业公司的认知发生了很大变化,为物业公司上市创造了客观条件。
今年物业公司集中上市的现象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有关。和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很多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从早期的刚需市场转变为改善型市场。过了这个阶段,购房者和市场会对物业公司在房产升值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有更多的肯定。物业公司本身也可以创造更多的商业模式,提高盈利能力。
如何提高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与香港物业公司上市潮并存的一个现象是物业公司更名潮。资料显示,今年5月13日,广东碧桂园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碧桂园智慧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7月12日,凯撒物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文名称变更为“凯撒美好集团有限公司”,由传统物业管理服务公司转型为现代全方位住宅智能生活物业管理服务商。8月5日,世茂集团全资子公司世茂物业召开品牌更新发布会,宣布升级为“世茂服务”。
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物业公司的新名称大多包含“技术”、“服务”、“智慧”等字眼。在业内人士看来,更名现象折射出物业公司盈利能力提升背后的问题。
王小妮告诉华商报记者,物业公司需要服务好业主和小区,做好基本的秩序维护、保洁、设备管理维护等工作。这是物业行业的基础。此外,在做好基础服务的基础上,物业公司还应拓展多元化业务。
“需要注意的是,物业公司在多元化业务探索中要整合资源,利用周边资源,甚至把周边社区一起用起来,这样才能降低服务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因为全部依靠自建服务体系,不仅降低成本难度大,而且由于涉及领域复杂,对企业的人才和管理制度也是一种考验。”王小妮是这么说的。
报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