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起源于河南安阳、商丘、洛阳等地。可以追溯到商朝君主武丁。
1、从孩子的姓氏
王上武定后,以其祖先命名。据《武班碑》说,他做了商朝武定王后,以祖名为氏。如汉代的吴班。从春秋时期,宋武公以后,以谥号为氏。据《风俗通义》记载,春秋时期,宋代公的儿子是司空。他死后,谥号史称武公,其孙以其祖先谥号命名,又称武氏。是给商丘的吴石的。
2、出自姬姓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公元前770年,印江入侵西周,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的儿子伊臼受到沈、徐、鲁等诸侯的拥戴。他在沈之后即位,后于周朝迁都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迫击炮是周平王。
周平王的小儿子出生时,因为手掌上有一个“吴”字,所以被取名为“吴氏”,是周朝的一位医生。后来他的后人以吴为氏,历史上的吴姓是正宗的。是给河南吴家的。
3.从国家的名字。
据《世本》,《万姓统谱》等资料记载,陈霞吴洛被封为吴洛国,后来该国亡,其子孙以国名为氏,称为吴姓。
4.源于官职,属于官衔或官衔。
汉代官职为“武功爵”,汉代官职军械库令,汉代官职武威将军。
5.从封地名称的简化。
据《风俗通义》记载,汉代有武强,其封地在河北武强县,后人因封地“武强”而简称为吴氏。
扩展信息:
吴姓历史名人:
1.陈武
陈武(?——前208年)陈(今河南淮阳),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陈胜的大臣,后成为赵王。
陈胜进攻赵迪,担任陈武将军。陈武从白马津渡过黄河,连得赵迪十余城。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八月,陈武率起义军来到邯郸,成为赵王,后被李良所杀。
2.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年12月16日),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名武竹zh。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至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82岁)的皇帝之一。她和汉代的吕后一起被称为“吕武”。
3.吴三思
武三思(649-707年8月7日),并州文水(今山西)人,是武周宰相,荆州勇士孙,武则天皇后的侄子。
右卫将军升任兵部、礼部,督国史。天寿元年(690),武则天称帝,立武氏为王。梁王吴三思,授千户。
神龙三年(707),太子李忠军在景隆政变中被李忠军杀害。追赠太尉,并宣之。唐睿宗的李旦废除了他的谥号,打开了他的棺材,屠杀了他的尸体,摧毁了他的坟墓。
4.吴宗元
吴宗元(约980 ~ 1050),初名宗道,简称。河南白波(今河南洛阳吉利区)。北宋画家。宋真宗景德年间,修建了玉清赵颖宫,并招募各国画家。分为两部分,宗元为左部分。
他家是儒生,在荫凉得了内廷寺斋郎,官至危部外臣。擅长画道教人物,为开封、洛阳等地各寺庙作了大量壁画。
5.武士敏
武士敏(1892-1941),河北怀安县柴沟堡镇人,国民革命军第98军军长。他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国高级将领之一。
1941年9月29日,时任国民革命军第98军军长的武士敏壮烈牺牲
参考百度百科-武士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