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看完这十大食品保健品虚假宣传案例,就可以避免上当了。
会议营销、冒充专家、电信诈骗……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已经成为社会顽疾,为老年人、患者等群体深恶痛绝。
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017年7月,国务院食安办等九部门部署在全国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整治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行动。广东省市场监管厅、食品药品监管厅、公安厅等。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部门联动,严查重点。他们先后开展了打击保健食品非法会议营销管理、保护南粤老人等专项行动,深入推进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有效遏制了“保健品坑老人”等社会乱象,规范了市场秩序。
记者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2018年9月30日,全省共检查生产经营主体527411家,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0955起,涉案价值1亿元,罚款1亿元,暂停销售241家,责令停产停业98家,吊销许可证30家。其中,公安机关立案328起,逮捕涉案人员2064人,拘留1688人。
面对各种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如何擦亮眼睛避免被骗?仔细看以下2018年广东省十大典型案例:
1.广州“成丰裕”等公司保健品巨额电信诈骗案。
2018年4月,省公安厅组织广州、清远两地公安机关共1500名警力开展“飓风9号”专案统一收网行动,对位于广州市天河、白云、增城区外和江西省赣州市的9个犯罪窝点进行统一收网行动,成功破获了这起以“成丰裕”等公司为幌子,销售各类壮阳、瘦身、脱毛、除臭等保健品为名的特大诈骗案。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2.广州番禺“坑老”保健品诈骗系列案
2018年3月,广州市公安局对销售“三无”保健品,夸大其性能,实施诈骗活动的“广州西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打击行动。现已查明,当事人通过电话联系,向犯罪分子购买大量公民信息,特别是老年人、“三高”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信息,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冒充专家、医生等方式。根据其身体状况进行虚假诊断,虚构、夸大产品功效,诱骗其购买产品。三名嫌疑人在行动中被捕。经鉴定检验,涉案保健品中含有非法添加物质“西地那非”。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3.汕头市澄海区张杰阳私自销售白糖案
2018年1月,汕头市澄海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澄海区政府交办、区公安部门移送的张杰阳非法销售白糖案立案侦查。现场查获无中文标签的白砂糖4个品种共3801袋,共计吨,货值评估为10000元。当事人无法提供该批次白砂糖的合法信息,无法追溯该批次白砂糖。存在当事人无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事白砂糖经营活动、进口外包装无中文标签的预包装食品、经营假冒食品的违法行为,违反《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第九十七条。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五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没收违法交易的食品,并处罚款人民币一万元。
4.沈
2018年5月,深圳市市场稽查局根据群众投诉和线索,联合深圳市海防缉私办,查获深圳市汉源汇健康有限公司经营的非法进口燕窝案,执法人员在行动中发现,当事人租住的房屋内堆满了各类燕窝,并设置了一个小冰柜存放燕窝。仓库里的产品有的有简单的手写字符标记,有的没有标记,无法有效识别。涉及的产品有燕子、燕子、燕子等。包装规格不同。发现当事人经营的燕窝外包装无中文标识,无法提供《广东省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103010等相应合法有效的手续。非法燕窝总量为2267箱公斤,价值超过1000万元。根据《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第二十七条规定,没收违法经营的食品,并处以人民币10000元罚款。
5.广东公元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标签不符合规定的食品。
汕尾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汕尾等地部分药店和医疗机构销售化州市公元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广东公元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疫球蛋白(黄精饮品)、人免疫白蛋白(黄精饮品)、强力脑活素(黄精饮品)等一系列虚假标签,声称食品违反011。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8年1月10日发布通知,在全省范围内暂停销售化州贡元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3种食品。汕尾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查处汕尾新东升药业有限公司、陆丰郭盛药业有限公司、陆丰东海卫生院诊所、汕尾郭蓉广信医药连锁店有限公司、汕尾郭蓉广信医药连锁店有限公司(唐可店)销售的违法宣传疗效食品案件5起,查扣化州贡源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问题产品550余箱,罚款总额1万元。化州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8年2月11日吊销该公司食品生产许可证,其法定代表人老程卓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不得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6.化州官桥康芝堂保健品经营部食品标签不符合规定。
2018年5月,茂名化州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投诉举报线索,查获化州市官桥康之堂保健品经营部经营标签不符合规定食品案。现已查明,当事人销售的标识名称为“化痰止咳固体饮料”(标签生产企业:桂平市越洋天然凉茶有限公司),产品标签明确标明防病治病功能。当事人称上述食品购自广西贵港路边,无法提供进货票据、供应商资质证明、检验报告。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报关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反走私综合治理条例》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没收其非法经营的食品,并处罚款一万元。
7.韶关市浈江区立臣健企名网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经营超过保质期保健食品案。
2018年1月,韶关市浈江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获韶关市浈江区立臣健奇王铭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经营超过保质期保健食品案。发现当事人以举办“健康讲座”和产品试用为由,不定期聚集周边社区老人。现场检查时发现,免费发放给老人的保健食品“美生通达康胶囊”已经过期。公司工作人员提前用剪刀将胶囊的批号(生产日期)剪掉,通过听课的考勤记录,每次给老人6粒胶囊。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
2018年4月,广州市工商局查获广州真和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违法广告案.客户端在淘宝网上宣传销售的“改善胃肠道、促进生长发育、改善衰老症状、抑制各种病菌等生理活性功能、增强体质”等内容,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十七条。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违法广告,罚款人民币10000元。
9.梅州市蕉岭县古伟华大排档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8年2月,梅州市蕉岭县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县公安局联合检查,在古伟华大排档操作间及其家中发现一公斤标示为“硼砂”的白色结晶粉末产品。经梅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检测,该档口销售的“{皮}”食品中发现硼砂。当事人在其生产销售的“{皮}”食品中添加硼砂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我局将嫌疑人移交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处理。公诉机关还提起了梅州首例食品安全领域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蕉岭县人民法院于8月29日作出如下判决:1。被告人顾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二千元;2.没收相关涉案物品;3.被告顾赔偿6000元,并于判决之日起30日内在全国性报纸上就其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作出赔礼道歉声明。
10.佛山千和堂公司销售标签虚假标识索赔及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8年1月4日,佛山公安部门对佛山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移交的佛山市千和堂连锁有限公司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立案侦查。当事人经营的“辛集草本金牌通气灵固体饮料”,经佛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检测,检出氨基比林、双氯芬酸钠、对乙酰氨基酚、吡罗昔康、保泰松等多种药物成分。该案目前处于起诉阶段。同时,当事人经营的“仙年阁长青茶”、“仙年阁润通茶”、“仙年阁肚腩芦荟减肥茶”等标签虚假夸大。佛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处该公司销售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案,查封扣押相关产品398箱,没收违法所得1万元,并处罚款1万元。
[记者]王家新
[通讯员]广东城市监督员
【校对】傅如玉
【作者】王家新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