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权是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其自身的社会评价不受他人侵犯。保护自己的名誉利益不受他人恶意贬低和损害,是公民和法人的权利。
103010第110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和婚姻自主权。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1024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或者诽谤的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
因此,自然人和法人都享有名誉权。法人是一种虚拟人格。法人声誉是社会公众对法人的评价,表现为商业信誉、产品声誉、对外形象、业务能力、履约能力、产品质量、服务态度等社会各方面的综合评价。
对企业法人名誉权的损害,会对企业法人造成极其严重的人身损害,进而损害财产利益。
例子:微信官方账号引用了一篇文章侵权案例。
冈丹尔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布了文章《民法典》。钢弹科技公司收到小鲜肉蛋传播公司的律师函后删除了这篇文章。
铁奎尔科技公司也在其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布了一篇文章《小肉蛋通讯:裁员进行时》,被铁奎尔科技公司删除。
后小柔蛋通信公司将两家公司告上法庭。
法院认定,涉案文章引用未经核实的材料对小柔蛋传播公司的业务进行负面评价,具有贬损的主观故意和明显的倾向性,明显超出了合理评论或批评的范围,已造成公众对小柔蛋公司的不良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社会评价,其行为侵犯了其名誉权。
点评:本案中,原告提出了有力的证据材料,证明被告公司引用的他人文章、资料内容不实;在内容不实的基础上,两被告发表的文章仍含有贬义语言,具有倾向性;同时,两被告转载虚假信息的行为确实造成了原告小柔蛋公司的社会评价降低,给原告小柔蛋公司造成了损失。所以,机构作为运营主体,要注意自己发布和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同时注意自己的言辞不要过激和贬义。
相关法律法规:
103010第1025条
【名誉权的限制】行为人为了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的;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的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的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的词语贬损他人名誉的。
第1026条认定行为人是否已尽前条第二项所定之合理查证义务,应考量下列因素:
(a)内容来源的可信度;(例如,如果所提供信息内容的来源可信,则行为者的审查义务较低)
(二)对可能明显引起争议的内容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调查;
(3)内容的时限;(比如因为新闻的时效性,对其核实义务的要求较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某事物的评价会恢复到一般水平)
(4)内容与公序良俗的关联性;(比如内容是人神共享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
(5)受害者名誉受到损害的可能性;
(6)验证能力和验证成本。
判断法人名誉权是否被侵害的核心是公众对法人的社会评价是否被不当降低。即所说的事实是否真实,是否有捏造和歪曲;是否为公众所知;是否有诽谤性语言;肇事者是否在
随着小视频和微信官方账号的兴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比如美食店、线上健身、选秀节目、场景视频等。内容丰富多彩,但也有很多法律法规需要约束。
例子:小视频侵权案
“天天逛小肉蛋市场被忽悠”,小肉蛋市场被拍了。起因是某小视频账号虚构小肉蛋市场交易场景,用红包诱导个别商家,故意夸大交易价格,引人关注。降低了小鲜肉蛋市场的社会评价,使观众认为该市场管理秩序混乱,在该市场购物容易被骗,损害了小鲜肉蛋市场的商业信誉,侵犯了小鲜肉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名誉权。
近年来,一些做评价的微信官方账号也会对企业的声誉产生重大影响。微信官方账号,长期做评价的,需要对自己的评价影响负责。
与普通消费者不同的是,长期做评测的微信官方账号,在发布评测文章时,应该比普通消费者有更高的谨慎义务,认真审查信息的真实性。避免损害被评估企业的声誉。
例子:评价号侵犯法人名誉权案。
小肉蛋微信官方账号是小肉蛋公司运营的微信官方账号,以宠物食品和用品的评价为特色。一年时间,小鲜肉蛋微信官方账号发表多篇文章评价某知名品牌Ai罐装公司的产品。
艾罐头公司诉至法院,称其名誉权受到侵犯。小肉蛋公司辩称,将产品送到检测机构检测,已经尽到了合理审慎的义务。且其发布微信官方账号文章不以营利为目的,与艾罐头公司不存在商业竞争关系。文章用词虽然夸张,但都是网络用语,不存在故意侮辱。
法院审理后认为,虽然小鲜肉蛋公司委托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并确认艾罐头公司产品中部分成分含量与包装不符,但文章中所述部分成分含量超标会对宠物造成严重健康问题的说法并无相应依据。并且表达中使用的词语带有强烈的确定性和夸张性,容易引起公众误解。同时,文章中使用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带有侮辱性,总阅读量超过10万人,向不特定公众传播,影响范围广。客观上会造成艾罐头公司社会评价降低,商誉受损。据此,判决小肉蛋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删除相关文章,发表道歉声明,并赔偿艾罐头公司经济损失。
点评:本案中,小肉蛋公司虽然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相关产品进行了评估,但基于本案得出的结论具有攻击性、夸大性、不严谨性,影响范围广,对受害企业商誉的不利影响非常明显。
评价机构有权自主选择评价项目和标准发布网络排名,但应保证评价标准的确定性和信息真实性。
在确定合理的评价维度和统一的评价标准后,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评价方法。使用的评价对象信息应符合客观事实。
在表达评价结果时,要表达自己的评价标准,是否符合行业惯例的标准。并严格根据检测结果出具评价意见。同时,发言不得过度歪曲、夸大,不得有对被评价企业的诽谤、侮辱语言。不得有捏造或臆测的结论误导消费者。
如果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存在不准确之处,导致评估结果出现偏差,或者评估结果没有问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