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城市论坛发表文章《江苏第三大都市圈迎来“米”字型高铁》,引发众多网友热议。
边肖注意到网民们在讨论盐城。有网友评论说盐城不是淮海经济区。请不要把盐城划入那个区域。有网友分析,盐城加入长三角城市群,从未加入淮海经济圈,也不想加入。盐城只能向南发展。有网友强调,我们是大盐城,长三角城市,请记住。
的确,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报道,盐城已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心。那么盐城为什么如此重视融入长三角呢?让我们和边肖一起了解盐城的发展。
盐城和上海是什么关系?
盐城拥有江苏省四个“最好”的城市:最大的地级市、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海滨浴场和最宽的海域,因为河流和运河纵横交错,物产丰富,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这样,似乎没有直观的感觉。看一下这个数据:无锡面积4787平方公里,盐城和无锡一样大,深圳面积平方公里,盐城有八个深圳那么大。
盐城沿海滩涂建有麋鹿和丹顶鹤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被企名网称为“东方湿地之都,鹤鹿世界”。盐城的黄海候鸟栖息地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第二大潮间带湿地遗产。看来盐城也是一座“神仙”城市。
上海不用多说,作为一线城市的魔都,是中国金融和贸易的中心,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力。
盐城和上海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事实上,历史上有很深的兄弟关系。
江苏盐城大丰有一块“上海飞地”。在那里,留下了一批批上海知青的青春记忆。1950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在距上海300多公里的江苏大丰划出一部分土地,作为属于上海的垦区,安置改造上海解放后失业、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员。1968年,10万上海知青来到盐城大丰工作,把上海的文明和物质带到盐城,把盐城注入了上海的元素。老盐阜区的老实人也把远道而来的上海人当成自己的家人。从此两地血浓于水。
今天的盐城也在全面与上海合作,与上海共建16个园区,与上海临港集团、光明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盐城三分之一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上海有合作关系,近500家上海企业在盐城投资,投资总额超过1700亿元。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盐城人对上海的好感度甚至超过了南京。
盐城采取什么措施融入长三角?
从过去开始,有了兄弟情的历史,盐城人和上海人建立了天然的亲近感。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盐城与上海紧密的经济联系也让盐城得以乘势而上,融入长三角。
盐城融入长三角的努力其实从2007年就开始了。2007年以来,盐城提出全面启动与上海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合作。
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成立,这是唯一列入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的跨省合作园区,也是上海与其他省份建立的唯一省级合作工业园区。
2018年7月,盐城提出将“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作为提升盐城开放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有志者事竟成。2019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盐城是中部地区27个城市之一,也是苏北唯一被纳入的城市。一批重要问题和重点项目,如上海-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池
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盐城今年融入长三角的成绩依然抢眼。资料显示,盐城在长三角地区新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14个。宝绿色精品钢铁基地等6个项目列入2020年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项目。上海盐业共建园区实现销售收入亿元,税收亿元,同比增长。
今年4月13日,浙江郑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群签署光伏新能源领域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机遇,合作研究新能源物联网示范园区,规划智慧能源体系。
今年4月29日,长三角农产品新生态高峰论坛在大丰举行,推动盐城农产品与上海市场接轨,实现长三角农产品一体化发展。
盐城未来何去何从?
盐城和上海看起来那么近,实际上却那么远。近年来,盐城与上海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而盐城与上海之间的距离和时间问题却无法解决。300公里的距离,依然是盐城和上海之间的屏障。
根据百度地图,目前盐城到上海有两种开车方式。一条路是通过南通,沈海高速,苏州到上海,另一条路是通过泰州,燕京高速,无锡,但无论哪条路,自驾时间都需要4个小时左右,不包括堵车。坐公交车时间比较多,将近5个小时。
但这一切都在悄然改变,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全面实施,给了盐城发展巨大的推动力。
2018年1月16日,童眼高铁正式开工建设,计划4年建成。这条“到上海的高铁”一旦建成,盐城人只需要在自己家门口上车,南下经过海安、如皋等地,一个小时就能到达上海,不用颠簸四五个小时。未来盐城也将加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这个期待也即将实现:按照计划,童眼和沪通铁路将于2020年开通!
上海是中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到上海一小时的路程也意味着缩短了到附近大城市的时间。以后去上海,可以来上海迪士尼和外滩玩一玩。玩得开心的时候,还可以去上海,去杭州,去安徽。如果你有事要赶回去工作,一个小时就能到。未来,盐城将不再担心旅程,而是担心它。这么多城市,我该去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