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格力电器和董明珠的硕士论文走红。论文题目是《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3354以格力电器为例》。
文章指出,董明珠自恋人格导致格力电器内部人控制,主要表现在:1)董事会权力失衡;2)向关联方输送利益。对于处于导入期或成长期的企业来说,CEO自恋可能利大于弊;但是,对于成熟或衰落的企业来说,CEO自恋可能弊大于利。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论文热议;
董明珠的自恋及其经济后果
论文摘录如下:
梯队理论指出,企业是高层管理者团队特征的反映。可见,CEO的个人特征对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恋是CEO的普遍特质。研究表明,自恋型领导中的破坏性领导更容易出现在高权力距离、集体主义和不确定性回避的国家,并导致严重后果,而中国恰恰属于高权力距离、高集体主义和中等不确定性回避的国家。所以,自恋型领导中的破坏性领导一旦在中国产生,其破坏性作用可能更大。因此,有必要对CEO自恋进行研究。考虑到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严重,CEO甚至可能成为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在这种背景下,CEO自恋会对企业产生更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以格力电器为例,深入分析CEO自恋如何导致内部人控制,对企业绩效会产生什么影响,希望能为资本市场各类投资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本文选取格力电器作为研究对象,在测量其CEO董明珠自恋程度的基础上,总结出董明珠自恋的三种表现:1)对主导权的渴望;2)做出冒险的决定;3)固执己见。
同时探究董明珠自恋人格的形成过程和环境,包括其自身的工作经历和公司治理环境。在特定的公司治理环境下,CEO自恋更容易对企业产生影响:1)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性质;2)股权分散;3)存在CEO双重性。进而,基于董明珠对主导权的渴望,阐述了自恋型CEO与内部人控制的关系。3354董明珠自恋的性格导致格力电器内部人控制,主要表现为:1)董事会权力失衡;2)向关联方输送利益。
最后,本文分析了董明珠自恋人格对格力电器业绩的影响。出于对自身成功的追求和外界的关注,董明珠通过真实的盈余管理来推动格力电器的EPS。同时,通过对当前不同板块业务发展的分析,本文认为,在格力电器发展初期,董明珠以其过人的销售能力和大胆创新的决策能力,带领格力电器在竞争激烈的空调市场脱颖而出。然而,董明珠倾向于冒险决策和固执己见的自恋性格,导致格力电器多元化失败,使得格力电器仍然找不到新的增长点。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深入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两个结论:1)自恋型CEO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在夺取权力的过程中很可能导致内部人控制;2)自恋型CEO通常采用真实盈余管理的方法来提高公司业绩,以显示自己的政绩。而CEO自恋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影响。对于处于导入期或成长期的企业来说,CEO自恋可能利大于弊;但是,对于成熟或衰落的企业来说,CEO自恋可能弊大于利。
最后,针对上述CEO自恋对企业的影响,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在选择CEO时考虑CEO的人格特征;2)选择相应的CEO根据企业生命周期;3)通过激励机制降低CEO自恋的影响。
自恋被作者定义为“极度以自我为中心,不断追求他人对自己的关注,极度渴望自我成功的人格特质”。格力电器CEO董明珠的种种言行,强烈显示出自恋的特征。
文章用四个指标来衡量董明珠的自恋程度。研究发现,董明珠个人报道的数量占格力官网发布新闻的总数。在面试和演讲中使用第一人称的频率高达10%;微博中发布的自我形象照片与所有图片的比例为:与第二大高管的薪资差比例为。
此外,董明珠的上述数据高于美的集团CEO方洪波和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未披露除外)。按照作者的说法,“与同行业的其他两位CEO相比,董明珠的自恋程度更高。”
文中列举了格力电器崇拜董明珠的典型事例:
1.强制要求员工和经销商订阅董明珠自传。据说很多销售人员看这本书时感同身受,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2.格力电器内部,有一首专门为董明珠制作的歌曲—— 《为你而感动》,歌颂董明珠对格力的贡献;
3.企业内部大部分会议室的墙上都挂着董明珠的大幅照片,并配有董明珠的经典语录;
4.在“格力20年跨越”的主题墙上,基本不提朱江洪的领导人,都是董明珠的个人事迹。
董明珠的媒体曝光率极高。据统计,她个人举报的数量占格力官网发布的新闻总数;在面试和演讲中使用第一人称的频率高达10%;微博中发布的自我形象照片与所有图片的比例为:说到照片,大家可能还依稀记得格力手机开机屏幕上董小姐的照片,以及她在公交车外壳上的倩影。
总之,通过统计,笔者发现“格力电器CEO董明珠的种种言行都强烈地表现出自恋的特征”。
作者提到了格力收购银隆的一个案例。在这个案例中,作者展示了自己会计专业较强的财务分析能力。舒心同学在充分研究了银隆的报表和评估报告后,得出结论:银隆金融涉嫌虚假盈利,评估值不确定。当时收购银隆,进入电动车领域,风险相当大。
作者只提到两个案例来说明董明珠喜欢做冒险的决策。她的自恋还表现在她的“固执己见”上,这是常人无法企及的。比如董明珠接受《金融时报》的时候说“我从来没有失手过,我从来不认错,我永远是对的。”
做手机失败的时候,她是这样说的:
当银隆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时,她是这样说的:
文中还摘录了董明珠在各种场合的“名言”:
1.我觉得格力出自董明珠,董明珠也出自格力。
2.我从来没有失手过,我从来不认错,我永远是对的。
3.我收购银隆,可以再创造一个千亿企业,没有任何问题。
4.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没有能力集权,那这样的领导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你可以干脆不要。
5.格力没有亏待你!这个我不能说太多。看看一些上市公司给你分红是这样的。如果我五年不给你分红,你能把我怎么样?
6.小米算什么,华为手机是国产手机老大,格力第二。
至于董明珠过去的辉煌,笔者已经肯定了。比如“在格力电器发展初期,董明珠凭借过人的销售能力和大胆创新的决策能力,带领格力电器在竞争激烈的空调市场脱颖而出。”
“当时格力电器只是一家只能组装空调的小企业,年产量在2万台左右。加入格力电器两年后,董明珠在安徽的销售额超过1600万元,占在格力电器总销售额的八分之一。1993年,她在格力电器的销售创造了当时的销售神话。”
作者还说,“更让人佩服的是,董明珠从来不喝酒。她只是凭借着自己过人的销售天赋,——敏锐的市场把握和专业的分析,在那个“酒量就是销售”的时代,取得了辉煌的销售业绩。”作者对董明珠不喝酒成功表示惊讶和敬佩。
但根据文章分析,也正是“高震大师”给了董明珠绝对的权威和影响力。董明珠成为格力掌门人后,加剧了他的自恋倾向,突出表现为格力电器董事会成为董明珠的“一人”,董事会权力严重失衡。作为大股东,珠海SASAC逐渐失去了在董事会中的话语权。
论文指出,董明珠的自恋人格导致格力电器内部人控制,对格力电器的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笔者梳理财报后发现,美的集团的营业收入从2015年开始大幅超越格力电器,但格力电器在2017年之后才超越美的集团的净利润。从论文来看,“格力电器近年来存在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很大,其真实盈利能力可能低于目前水平。同时,在目前除空调业务外的其他业务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格力电器未来很难维持现有的高盈利水平。”
格力电器董秘从3月份开始就一直空缺。66岁时,董明珠代理他的副手。
11月16日晚间,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000651)发布公告称,自今年11月17日起,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将代理董事会秘书一职,直至公司正式任命董事会秘书。
至此,66岁的董明珠将出任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董秘。
格力电器上一任董秘是王京东。3个月前的8月17日晚,格力电器发布公告。同日,公司收到公司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王敬东的书面辞职报告。王京东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职务。辞职后不再在格力担任任何职务。之后,董事会任命张伟董事代理董秘。
在格力电器工作了18年,担任董事会秘书11年的王京东突然辞职去了那里,引发外界关注。50岁的王京东,1970年出生,不仅是家电企业的资深“老秘书长”,也是66岁的董明珠的得力干将。但在一个月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董明珠明确回应称,王京东不是他的接班人。
近日,让王京东走上风口浪尖的新闻是,11月2日,广东证监局披露了一份内幕交易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局对自然人于君内幕交易李海股票案进行调查审理,决定没收违法所得1万元,并处罚款1万元。这份行政处罚书显示,格力前董秘王敬东涉嫌涉案。
广东证监局称,王京东是格力电器入股李海的知情人,于君与王京东关系密切。在内幕消息敏感期,两人有过四次电话联系。该局认为,不排除王京东向于军传递内幕信息的可能,但处罚决定书中并未提及对王京东的处罚。
美的正在和格力拉开差距。
作为对手,格力和美的的竞争是公开的秘密。但疫情来了,美的正在拉开与格力的差距。
美的前三季度财务数据显示,在多元化业务和网络零售业务的推动下,美的实现总收入2178亿元,同比下降,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
美的第三季度实现营收780亿元,同比增长,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32。
另一边,格力前三季度总营收10亿元,同比减少,净利润10亿元,同比减少。
在第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