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公关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以中国的汽车工业为例。几乎所有的汽车厂商,每年都有一家或几家自己合作的公关公司,基本都集中在这样几个公司:蓝标、迪士尼、灵思、宣亚、圣光、新趋势集成、普格思、爱创、骏信等。毋庸置疑,这些公关公司实力不俗,在汽车行业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这是否意味着公关公司越大就一定越好?Bucket根据自己在甲方几十年的工作经验,结合这两年参加各种自媒体活动的实践经验,认为公关公司越大越好。对于制造商来说,其质量的关键取决于执行团队。
众所周知,无论是哪家公关公司,在与汽车厂商签订年度代理协议后,实际与厂商对接的是项目组。运气好的话,赶上一个好的执行团队,无论是提案、投放、活动执行还是媒体维护等。肯定会提高厂家的效率,省去很多麻烦。
但如果运气不好,赶上了一个糟糕的执行团队,做了糟糕的提案,写了不专业的稿件,活动执行马虎,主动维护媒体,厂商就麻烦大了,更别说提高效率,维护媒体了。其实很有可能品牌的形象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公关公司破坏掉。这里有一些真实的例子。当然,为了照顾各方的面子,具体名字就不提了。
有一次参加某著名合资品牌新车型的区域上市,Bucket提前赶到现场,结果发现空无一人,一度怀疑自己去错了地方。直到正式上市时间的前10分钟,公司才匆忙开始挂背景喷漆。最后活动自然是敷衍了事,只是为了应付厂家的KPI考核。品牌形象呢?一定是下地狱了?
又一次参加某知名品牌新车的区域媒体试驾,Bucket开去了。当他到达4S商店时,那里甚至没有停车位,但他被告知停在不远处的收费停车场。即使是这样的小事,更神奇的是试驾过程中车辆突然没油了!整个试驾的里程和时间和之前的流程图大相径庭!活动前不检查车辆吗?不踩路线?
还有一次,我还参加了一个独立豪华品牌的区域媒体试驾。公关公司为了省钱,现场布置完全体现不出豪华调性,导致现场不少媒体“窃窃私语”。活动结束后是中午,公关公司连盒饭都没安排,让从外地赶来的媒体无奈摇头。
况且这三个例子的执行公司绝对是牛逼的公关公司。但是,大家一眼就能看出这样的活动是如何提升品牌的。久而久之,没有毁掉它所代表的品牌就已经很幸运了!所以,不要迷信公关公司越大越好。
几年前,当Bucket本人还是甲方的CMO时,他已经和很多较小的公关公司合作过。那时候的人都会珍惜难得的机会,对自己的客户绝对百分百认真,基本上老板亲自上阵,所以合作绝对顺利。
当然,近年来公关行业洗牌加剧,大鱼吃小鱼的事件不断呈现。很多小型公关公司慢慢消失了,留下了无数的“巨无霸”。每年年底或者年初,汽车厂商进行年度代理招标的时候,几个公关公司的拓展部门都会火力全开,各种谈恋爱互相厮杀的裸奔故事都会上演。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分久必合!或许,中国的公关行业真的需要很多小的公关公司存在,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汽车制造商的领导者,为了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