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讨薪要注意诉讼时效。《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请求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诉讼时效超过两年的,法院将予以驳回,出借人的债权将失去法律保护。为了防止超过诉讼时效,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在诉讼时效到期前写好还款计划,从而中断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新的诉讼时效从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这样,出借人不仅有权起诉,还可以继续拥有胜诉的权利,有利于保护出借人的合法权益。
在起诉时,债权人大概要注意收集以下证据:关于债务人主体资格的证据、合同或协议、提货单(必须有债务人签字)、托运单、借据及各种结算票据等。其他与欠款有关的电报、传真和信件应妥善保管。收集的证据应当及时提供给法院。
对于因特殊情况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可以及时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对于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以及时向法院申请调查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