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米),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的模式,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
2011年,第一款产品“小米手机”发布。2012月,小米https://www.zhucesz.com/向美的集团投资1亿元人民币。206月,宣布由新希望集团等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民营银行四川希望银行正式获得银监会批准。9月1日,小米联合中国银联正式发布Mi Pay。2017年1月5日,在美国CES展上发布了一系列新品,包括白色版Mix手机和小米电视4款新品。2017年5月,与长江基金达成120亿基金合作。2017年12月25日,小米电视4C 55寸运动版发布。
2018年5月3日,小米集团向HKEx提交了上市申请。小米长和在香港宣布全球战略联盟,在17700家门店销售小米设备。6月19日,小米宣布推迟原定于7月16日的CDR发布。7月9日在HKEx主板上市交易。7月23日,小米推出米家互联网空调。2018年11月5日,小米公司与北京润智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在https://www.zhucesz.com/联合以1亿元的价格拿下北京昌平沙河地块11月28日,小米与宜家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智能照明将接入小米物联网平台。
小米公司由雷军创立,共有8位创始人,分别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联合创始人总裁林斌,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黎万强、周光平、黄江吉、刘德、洪峰、王川。
小米吧大金刚
小米创始人:雷军
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199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受聘为武汉大学名誉教授。《深入DOS编程》、《深入Windows编程》等合著书籍。1998年8月,出任金山公司总经理。https://www.zhucesz.com/成立于1999年。2000年底公司股份制改组后,出任北京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07年金山软件上市后,雷军卸任金山软件总裁兼CEO,担任副董事长。随后几年,雷军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了凡客诚品、多玩、优视科技等多家创新型企业。2010年4月6日,雷军选择创业,成立小米公司。
2011年7月,雷军重返金山软件,担任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32]
雷军
林斌
2006年底加入谷歌,担任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谷歌全球工程总监。负责Google中国移动搜索和Android本地化应用的团队组建和工程研发。[33]
黎万强
毕业于中山大学,2010年联合创办小米公司,先后负责MIUI、https://www.zhucesz.com/、小米市场、小米电影等业务。在软硬件产品设计、研发、营销、创意等领域均有突出成就,是“手机控”、“f码”、“米粉节”等网络和微博流行词的创造者。
黎万强2000年加入金山软件,创办金山软件设计中心,历任金山词霸设计总监、互联网内容总监、总经理。在金山期间,参与了金山毒霸、金山词霸、WPS Office等多个知名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他是中国最早的人机界面设计专家和领导者,开创了中国软件与互联网人机交互的新局面。[34]
周光平
1991年,他获得了佐治亚理工大学的博士学位。周光平博士是摩托罗拉最畅销型号“明”的硬件研发负责人。1995年,他作为核心专家工程师加入摩托罗拉总部。1999年,他回到中国,帮助建立R amp中国摩托车研发中心。
他曾是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的高级总监;摩托罗拉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兼硬件总监;个人通信中心
他是黄江吉小米路由器和云服务业务负责人。黄江吉毕业于世界知名的普渡大学,1997年至2010年在微软工作,曾任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曾负责微软商务服务器高性能数据分析系统、B2B系统Biztalk自动化物流配送系统、微软中国Windows Mobile、Windows Phone 7多媒体、浏览器、即时通讯等项目的研发。[36]
刘德
刘德毕业于艺术中心设计学院,获得工业设计硕士学位。他创办了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并担任院长。艺术设计学院成立80多年来,来自中国的毕业生只有20多位,刘德是其中之一。[36]
洪峰
洪峰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美国普渡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在小米成立之前,洪峰在谷歌和西贝做过一系列产品和工程主管。或者参与过谷歌音乐、谷歌拼音输入法、谷歌日历、谷歌3D街景等项目。[36]
王川
1993年,王川从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随后于1997年创立石勒科技,并将其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视听娱乐设备公司。2010年,王川在北京创办多多科技,并出任CEO。2012年,王川加入小米科技,担任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36]
小米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每个员工都是平等的,每个同事都是自己的伙伴。
小米倡导创新、快速的互联网文化。我们讨厌冗长的会议和流程,在轻松的合伙工作氛围中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力。
我们相信用户是驱动力,坚持“为发烧而生”的产品理念。(转载自小米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