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有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汽车、石化、食品、装备制造、医疗健康五大重点行业,尤其是汽车、高铁制造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那么你知道如今吉林有哪些工业园区吗?下面编辑Maigoo从吉林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物流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类型来介绍吉林工业园的概况。
工业园区是指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造的特殊区位环境。其类型非常丰富,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产业园、物流产业园等。以及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最近各地陆续提出。2019年,吉林省计划再造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新优势,努力把先进装备制造、医疗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光电信息、生物制造、卫星与航天信息、通用航空、新材料、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2020年底,吉林省工业园区数量达到900多个,工业增加值总额达到亿元,比上年有所增长。
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是指在国家颁布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内持续进行技术成果研发和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经营活动的居民企业。领域包括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以下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和吉林省形象。企业自身也可以享受税收减免优惠政策。2020年,吉林省认定1085户高级户。有效期内,高等级户数达2495户,同比有所增长,居全国首位,首次突破2000户,高于“十二五”末的342户。
国家级开发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类开发区,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保税区等。落实国家特定的优惠政策。截至2020年12月,吉林省拥有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国家综合保税区、1个国家旅游度假区和2个边境经济合作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位于省会、直辖市、自治区等中心城市。自1984年至198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首批设立了14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截至2021年1月,中国已建立21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吉林有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批准日期:2010年
管辖面积:平方公里
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更多]
成立时间:1993年4月
管辖面积:112平方公里
主导产业:汽车零部件、粮食深加工、光电信息、生物制药等四大主导产业。[更多]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在一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们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的
综合保税区是在内陆地区设立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自1990年以来,中国先后建立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和跨境工业区等六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自2012年起,新设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被命名为综合保税区。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160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中综合保税区147个,吉林2个。
批准日期:2011年12月
规划面积:平方公里
产业:重点发展以汽车电子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电子产品加工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行业的零部件制造和模块组装两大主导产业。
批准日期:2018年
规划面积:平方公里
发展格局:海产品加工、木制品加工、服装加工、跨境电商等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自国家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 (GB/T26358-2010)颁布实施以来,2017年、2019年、2020年已有45个国家旅游度假区启动。国家旅游度假区已成为继5A级景区之后旅游业的又一金字招牌,是旅游产品改革创新和旅游产品升级的重要抓手。截至2020年12月,吉林有一个国家旅游度假区。
边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发展边境贸易和出口加工的开放城市。沿边开放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翼。自1992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边境经济合作区已有17个,为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的经贸关系和睦邻友好关系,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21年1月,吉林有两个边境经济合作区。
省市开发区是《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管理的工业园区。它们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它们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省级开发区1991个,其中吉林省有48个。
物流园区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的区域内,各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聚集地。随着时代的发展,物流园区将在现代物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8年2月,湘江物流园入选第二批国家示范物流园。“十三五”以来,吉林省积极推进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数量稳步增长。到2020年9月,37个物流园区已建成并投入运营,10个正在建设和规划中。从开发数量来看,20-2020年,平均每年将建成并投入运营1个物流园区,未来两年将建成并投入运营7个物流园区,规划建设2个物流园区。
湘江物流园是吉林省长吉图开放开发试验区的重要节点项目,也是全国45个重大公路枢纽项目之一。被列入长春市政府“退城进区”和城市总体规划重点物流项目,长春市政府仓储物流业“十二五”规划。被中国物联评为‘中国物流实验基地’,并成功申报吉林省首个‘国家物流示范园区’。项目计划总投资7亿元,占地50万平方米。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系列与文化相关的、具有较大产业规模的特定地理区域。这是一个多功能的公园
吉林国家广告产业园占地约1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该项目由长春吉光传媒集团投资建设运营,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深入实施“十三五”现代服务业战略部署,园区将营造“全民创业、全民创新”的环境。园区将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以广告创意为特色,聚集优质的广告创意产业链,与汽车、医药、农产品等区域支柱产业相结合,打造以客户为导向,一站式的品牌管理和有效的营销服务。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植和养殖的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技术”,集聚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形成的具有明确地理边界和一定区域范围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是新时期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民增收机制创新的重要载体。2021年2月20日,经过县(市、区)申请、市(州)推荐、专家评审等公开竞争遴选程序,梨树县玉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等10个产业园将被确定为第五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